探究路径从教师正确解读教材开始
诊断课堂
■李继锋
不同的教师面对同样的教材,常常会有不同的解读,由此,他们为学生设计的探究路径不尽相同,实际教学效果也不一样。以笔者最近听的3节课为例,3位教师执教的均为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“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”一课。
教材岂能“靠边站”?
[案例1]
师:同学们,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,请你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。
教师呈现学生练习:
12的因数有1、2、3、4、6、12。
18的因数有1、2、3、6、9、18。
师:看了12和18各自的因数,你能发现什么?
生1:12和18都有因数1、2、3、6。
师:我们就把1、2、3、6叫做12和18的公因数,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。(板书课题: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)
[分析] 本案例中呈现的教学片段,乍一看好像水到渠成,不费吹灰之力,教师就引导学生发现了12和18的公因数,并且用较短的时间理解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。课后,我问执教教师:“为什么不用书上的例题?”执教教师认为,书上例题代表的教学方法太复杂,没有必要带领学生绕了一大圈才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。采取开门见山的办法,比较省时、省力。该教师的想法确实代表了一些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。他们认为情境创设太麻烦,不如让教材“靠边站”。那么,笔者不禁想问,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?难道学生会求某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,就是本节课唯一教学目标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数学例题承载的不只是数学知识,它们同时还承载着数学思想以及思想方法的渗透。同时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。在案例1中,学生只学会了如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,至于为什么要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,则不得而知。如果让学生解决类似于书本上例题1的生活实际问题时,许多学生将一头雾水、无从下手。我们的教学不但应让学生知其然,而且还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,而这样的“简单”教法要不得。
教材岂能当“圣经”?
[案例2]
课件出示长18厘米、宽12厘米的长方形。
师:如果用这张长方形的纸剪几个边长6厘米或者边长4厘米的小正方形,剪成哪种小正方形正好没有剩余?请你用老师发的两种小正方形分别摆一摆。
学生活动后汇报。
生:剪成边长6厘米的小正方形正好没有剩余。
师:为什么剪成边长4厘米的小正方形有剩余呢?
生:因为沿着长方形的长,摆了4个小正方形后有剩余。
师:这张纸还可以剪成边长是几厘米的小正方形也没有剩余呢?
生:剪成边长1厘米、2厘米或3厘米的正方形。
师:1、2、3、6与12和18分别有什么关系?
生:1、2、3、6是12的因数,也是18的因数。
师:1、2、3、6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,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。
[分析] 执教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时,一句“请你用老师发的两种小正方形分别在图中摆一摆”,为全班50多名学生的探究活动规定了整齐划一的“必选动作”。课后,我与该教师交流时,她认为用动手摆的方法,对学生解决问题来说比较简单易行,何况又是教材提供的解决方案。殊不知,这样的教学过程只考虑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,使得另一部分思维水平比较好的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变得索然无味。如果在教学中,教师长期采用“一刀切”的方式进行教学,而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,课堂教学将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。
教材不能不活用
[案例3]
说明:课前,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长18厘米、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,每4人小组里有一份材料袋,材料袋内装有边长分别为1厘米、2厘米、3厘米、4厘米、5厘米和6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。
师(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,一个人在测量房间地面的长、宽):地面的长是18分米,宽是12分米。如果用边长整分米的地砖来铺地,地面都用整块的地砖。地面都用整块的地砖,大家懂吗?
生1:地面都用整块的地砖就是地砖刚好铺满地面,不切割。
师: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几分米的?
生2: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。
生3:边长2分米或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都可以。
师: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7分米或8分米行吗?
生(齐):不行。
师: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解释你的想法和观点的?请大家先独立思考,你可以自己想办法,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来证明。
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讨论。
师:你用的是什么方法?
生4:我是用小正方形在长方形里摆一摆,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刚好摆满这张纸。
生5:我是在大长方形纸中画一画,发现刚好可以画六个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。
生6:我是用算式表示的,用18÷6=3,表示沿着长刚好可以摆3块地砖;用12÷6=2,表示沿着宽刚好可以摆2块。
师:边长是3分米的地砖为什么也可以刚好铺满整个地面呢?
……
师:这几种正方形地砖边长的长度与18、12会有什么关系呢?也就是1、2、3、6与18和12有什么关系呢?
生7:18和12分别除以1、2、3、6都没有余数。
生8:1、2、3、6是18和12的公因数。
师:用你的理解和同伴交流一下什么是公因数。
[分析] 在这个案例中,教师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创编,设计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境,用正方形地砖铺设房间的地面,而且所用地砖都是整块的,让学生思考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几分米。学生面对新问题,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,一部分学生很快有了答案,教师并不急着加以肯定或否定,而是提出探究要求:“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解释你的想法和观点的?请大家先独立思考,你可以自己想办法,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来说明。”教师教学的特点在于以人为本,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,让学生根据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喜好,选择适切的方法进行探究或验证。在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,教师为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可能用到的小正方形学具,教师并不是旁观者,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。正是由于授课教师独特而开放的教学理念,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多彩。从反馈的情况看,不同的方法折射出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,这恰好是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。通过交流,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有效碰撞,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鲜活而灵动。这个教学片段是对“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”理念的最好诠释。
课改以来,很多教师都希望自己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,使用教材时喜欢根据自己的理解,或改编或重组或直接运用。但教师解读教材既不能简单地让教材“闲置”,也不能“盲从”,而应该在透彻研究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,活用教材,并且把握好活用教材的度,这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。
(作者为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)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